联系我们
地址:高新区太白南路181号A座B区
电话:029-83211245
055-62092(路电)
传真:029-83287627
电子邮箱:zhongruitielu@163.com
我国维修理论基础薄弱,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培训。致使实践中经常出现基本概念混乱 ,导致错误维修的现象。因此应重视和加强维修理论的研究,加强可靠性工程、维修性工程和维修策略的研究,特别是维修经济性方面,有关 L C C分析、效能费用权衡分析、维修风险分析及不确定性分析和设备更新决策分析等。在采办和设引和设计中缺乏可靠性 、维修性工程的应用国外发达国家在购置机车车辆时,用户要提出可靠性、维修性要求,将指标写入合同中,并在机车车辆交货后进行检验验证。因此,近代制造厂家在设计时,除对机车车辆性能和结构进行没计外,还要进行可靠性和维修性设计 、试验等。而我国铁路机车车辆的采办和设计在这方面还没有要求和实施 ,因而机车车辆可靠性和维修性得不到保证。我国应尽早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在机车车辆的采办和设计中引入可靠性 、维修性指标 ,并进行检验验证。
在2 O世纪5 O年代以前,维修基本上属于一种过去研究,维修时只是孤立地看待维修本身。随着生产设备日趋复杂、科技成分的增长,如今维修已经成为分析和研究及断裂力学、故障数学、可靠性工程、管理科学、工程经济、人机工程等多门学问。将维修作为设备一生中的一个环节。早期的故障维修经济性研究时,不只研究维修阶段的费用,而且研究认为设备越陈旧越容易发生故障;第二阶段人们研究设备一生的总费用,即将寿命周期总费用保持在最低,从而产生了以机件磨耗规律为经济的状态。基础的计划预防修的维修思想。第三阶段的研究是对环境影响的考虑,随着近代技术装备复杂性的提高,大多数的故障在研究维修的影响和效益时要分析维修对环境的影响。维修观念要重视设备设计时的可靠性和维修性,除了通过维修将设备功能持久地维持在必要的水平上以外,还要求减少再修时间,这对于如今的高速重载运输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机车车辆维修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机车车辆管理的必要于段,计算机信息查询和信息输入已经成为维修作业中必不可少的工序和环节。 集中管理、分工明确。机车车辆维修信息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集中管理、统筹安排、分工协作。发达国家维修中的一切重大问题由公司总部统一决策,权利高度集中,维修信息系统也不例外。重视信息处理,分析及决策软件开发。建立机车车辆信息系统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维修管理水平,为科学决策提供手段和依据。重视信息系统方面的基础工作。为了协调工作,避免重复,准确、简炼、规范的文档各种代码标准化及其他基础工作则显得十分重要。
检测确定对象是否有规定的特性或现保持对象规定状态的所有措施;特性有哪些数值。恢复对象规定状态的所有措施,不采用特别辅助方法的非定期检测在工厂和车间的维修保养使预防性维修系统具检修有很高的有效值。它们是计划维修组采用特别辅助方法的非定期检测。测量及检验机车车辆走行公里数或按走行时间进行维修作业。定期检测并与规定的标准进行比较。功能试验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定期或不定期对规定的参数进行测试,并与规定的试验标准进行比较。包括各种不同型号的零件和各种不同技术水平等级的机车车辆加工,在实现高质量维修时有专业很广的工艺要求,修理和修复有故障或磨损的零件机车车辆技术发展的周期越来越短同样要求迅速到使机车车辆有极高利用率的要求。
维修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尽管十余年来我国机车车辆维修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对落后,因此应加快维修制度改革进程,大力推行和完善分层次、多样化的维修模式,加快试行及推广轻大修、重大修和重造的维修模式 同时还应鼓励和引导各铁路局进行具他维修模式的尝试对于高速列车的维修,可以考虑引进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的机车车辆维修制度体系。
机车车辆维修方面的科研投入过少。铁道部是以运输为主的部,机车车辆运用 、维修是运输主战场,理应加大维修方面的科研投入,可是多年来由于历史原因,机车车辆科研方面的资金绝大多数投入到新造机车和车辆方面,对维修方面的科研重视不够,投入很少,致使与国外差距日趋加大,因此应加强机车车辆维修方面的科研投入、重视维修学科建设,积极创造条件,使我国机车车辆维修体制迈入更高阶段。